(通讯员 张莉)12月22日下午,为巩固党史学习成果,以党建活动促进学院事业发展,加强教师间相互交流与学习,石油系开展了年度学术交流活动,张昌民教授、牛杏老师、赵仲祥老师和林伟老师先后为大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,石油系全体教师和学院部分老师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。
张昌民教授做了题为“当前碎屑岩储层沉积学研究中的一些习惯性错误”的精彩报告。他结合自己丰富的科研经验,针对“三角洲沉积环境的判别、扇三角洲沉积相带的划分、浅水三角洲基本概念的认知、水上与水下分流河道的沉积特征区分、重力流沉积的判别标志、层序与沉积环境研究的先后顺序”等方面涉及的科学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。
牛杏老师做了题为“中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富集规律”的学术汇报。她利用扫描电镜-阴极发光-能谱分析、主微量分析、氩离子抛光、低压 N2/CO2 吸附等分析测试手段,对湘鄂西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中的石英、页岩孔隙结构及石英对孔隙结构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。研究结果确立了自生石英硅质来源的直接证据,建立和完善了页岩中自生石英的识别特征和手段,查明了牛蹄塘组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,明确了自生石英对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。
赵仲祥老师做了题为“渤东凹陷X区致密砂岩有利储层预测”的学术汇报,其研究强调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,重点解决海上少井区,致密砂岩储层有利区预测精度问题。通过多母岩区物源分析,确定了研究区的物源方向;基于地震多属性分析,对该区储层成岩相分布进行了预测;同时针对有效裂缝分布开展地震预测,其预测结果可以有效指导X地区储层综合评价工作。
林伟老师以“数字岩心技术现状及展望”为题作了学术报告,首先介绍了数字岩心技术的工作原理、研究现状和科研价值,其中重点介绍了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储层微观结构演化及数字表征实验室的发展现状。其次,介绍了数字岩心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、数字岩心建模方法的分类及其优缺点、数字岩心技术在人造岩心领域的应用。然后,针对数字岩心研究中存在尺度和精度的矛盾等问题,提出了一种物理实验法和数值重建法相混合的建模新方法,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前数字岩心建模的精度和尺度,同时,利用LBM重点分析了致密油在孔尺度下的自发渗吸机理。最后,报告认为当前数字岩心技术整体趋于成熟,应用比较广泛,恰当使用这项技术是发挥其作用的关键,MAPS技术推动了数字岩心技术在非常规储层分析中的应用效果,建立数字岩心数据库可能是将来比较有前景的方向。